據悉9月3日,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外發布《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4955號建議的答復》為之前的集采相關問題作出答復。
而在此前8月24日,醫保函〔2022〕159號國家醫保局還指出,在集中帶量采購過程中,由醫療機構根據歷史使用量,結合臨床使用情況和醫療技術進步確定需求量。
并根據臨床使用特征、市場競爭格局和中選企業數量等因素合理確定帶量比例,在集中帶量采購之外留出一定市場,為創新產品開拓市場提供空間。
而受上一次文件的影響大家都以為醫療器械會納入集采,但是此次國家醫療保障局如今已做出了回復。
本次報告為9月3日所發,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外發布《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4955號建議的答復》(以下簡稱“《答復》”)。
據《答復》披露,集中帶量采購重點將部分臨床用量大、臨床使用較成熟、采購金額較高、市場競爭較充分的醫用耗材納入集采范圍,通過公開透明的競爭規則,促使價格回歸合理水平,同時讓企業獲得明確的市場預期。
在集中帶量采購過程中,醫療機構根據歷史使用量,結合臨床使用情況和醫療技術進步確定采購量。由于創新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尚未成熟、使用量暫時難以預估,尚難以實施帶量方式。在集中帶量采購過程中,國家醫保局會根據臨床使用特征、市場競爭格局和中選企業數量等因素合理確定帶量比例,在集中帶量采購之外留出一定市場為創新產品開拓市場提供空間。
下一步,國家醫保局將會進一步優化醫藥集采平臺掛網采購規則,實現醫療器械動態掛網,完善價格形成機制,促進醫療器械行業高質量發展,以合理的價格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創新產品。
— —
中國創新醫療器械行業經過過去十幾年的發展,近幾年來正在進入成長的快車道。有可能出現的集采對于中國醫療器械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醫療器械企業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和挑戰。
而這幾年外部的生存環境,給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更多壓力,他們在堅持創新的同時,還需要應對外界的干擾因素,一些企業的創新進程也放緩了。因此,國家可能也是考慮到這一情況,目前對創新醫械不實行集采。那么這一政策對醫療器械創新的發展影響如何呢?小編將持續關注。
友情鏈接: |
|